今天是 

关于河南省第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期末验收情况的通报

  • 时间:2017年01月05日 08:51
  • 作者:
  • 访问次数:

关于河南省第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期末验收情况的通报

 

教科技〔2016〕520号

 

各高等院校:

 

根据《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及《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考评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2016年5月12至21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认定建设的第一批13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期末验收。验收组在审阅自评材料的基础上,分别听取了牵头高校、中心和协同单位的汇报,并通过核查材料、质询答疑、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对13家中心认定以来服务河南急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及目标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了全面验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自首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以来,各中心按照“河南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和“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建设目标,紧紧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在汇聚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学科竞争力、支撑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贡献突出。近四年来,13家中心共汇聚两院院士24名,海外专家47名;培养博士、博士后1139名;新增新兴交叉学科40个、学位授予点25个;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69项,获得科研经费16.64亿元;获国家三大奖34项;授权专利731项,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近133亿元;投入财政引导经费1.11亿元,带动各牵头高校筹措经费14.7亿元,较好完成了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任务。协同创新中心已成为河南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牵头高校高度重视。牵头高校均把中心作为高校综合改革试验点,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注重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国家(培育)、省级、校级三级协同发展的中心布局;注重制度建设,制定了总体规划,出台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文件,赋予中心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招生和资源配置权力;在经费保障、条件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撑了中心的持续发展。

 

(二)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各中心按照高校综合改革试点的整体要求,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急需导向、任务牵引、业绩考评、激励驱动,构建了符合协同创新实际需求的管理机制、人才选聘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中心采用“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中心主任委员会→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科学咨询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的四级组织管理模式,大胆探索推行“五定”方案,采用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汇聚了程顺和、袁隆平等院士和美国前玉米遗传学会主席Thomas教授等一批顶级科学家担任中心的首席科学专家,建立了内部成员以任务与业绩相结合、外聘人员以目标任务为主的绩效考核办法;作物逆境生物学中心建立了“首席专家咨询、监管委员会监督”的运行机制,聚集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等引领国际前沿技术的科学家;资源与材料产业中心在组织构架上,把工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心运行的载体,建立了以绿色选冶、材料加工为特色的“选-冶-材”、“本-硕-博”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中心协同体间优势互补,联合组建河南(新乡)电池研究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研究、中试开发、企业产业化和反哺基础研究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社会管理中心通过建立数据库调查平台,成立社会治理蓝皮书编委会,开展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探索校内协同、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新机制;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中心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打破学科和部门壁垒,建立了“政产学研用”立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中心负责人王复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聘任了谢礼立院士、王浩院士、国际非开挖协会前主席Samuel教授作为中心学术带头人,引入两位长江学者、三位中原学者担任中心团队负责人,构建了优势学科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新模式;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中心实现了理论研究-智库建设-实验区建设的有效衔接,构建了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到决策应用实践的新范式。

 

(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13家中心围绕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协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认定以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69项(国家级510项,省部级559项),获取科研经费16.64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76项(国家级34项,省部级34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143篇。作物逆境生物学中心的7篇论文进入了ESI植物与动物学科领域前1.00%高被引论文,完成的“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中心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机械装备先进制造中心参与的“耐烧蚀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多向预成型体结构设计、控制、制备及应用”项目为航天飞行器小型化、增程和机动飞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增强了国防防御能力和威慑力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煤炭安全生产中心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高瓦斯突出煤层强化卸压增透及瓦斯资源化高效抽采关键技术”和纺织服装产业中心完成的“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成果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粮食储藏安全中心修订的国际标准有效保护了我国小麦进口国的利益,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中心以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为重点,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大力推进黄河文明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启动了《黄河文明通史》(11卷本)的编纂工作,连续举办6届黄河学高层论坛、13场“黄河文明大讲堂”,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品牌。

 

(四)人才培养富有成效。中心以创新任务为牵引,依需设岗,集聚各协同体研究力量,组建了以首席科学家为引领、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107个协同创新团队,形成了跨学科、跨领域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人才梯队。中心汇聚两院院士24名,海外专家47名,省部级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156名。各中心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多单位联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期分批选派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或协同单位合作研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构建了“选-培-用”完整的创新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衔接,采用“2+2”,本硕连读等模式,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中心启动实施了本硕连读“2011绍骙实验班”,实行全员导师制和教授导航,实施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和“申请+考核+合约制”博士生培养模式;机械装备先进制造中心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方法,获得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地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创新),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李建华荣获全国第二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各中心认定以来,共有378名博士后出站,培养博士研究生815名,培养硕士研究生8418名,培养本科生23339名。

 

(五)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13家中心围绕学科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形成以主要学科为龙头、相关学科为依托的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建设期内,新增省级重点学科52个,新增新兴交叉学科40个,新增学位授予点25个。其中,资源与材料产业、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癌症化学预防三个中心依托的材料、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煤炭安全生产中心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分列第5、第7位,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中心依托的植物生产类专业在全国大学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4。在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确定的10个优势学科、25个特色学科中,第一批13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的学科共有15个入选。其中6个进入到A类优势学科,1个进入到B类优势学科,6个进入到特色A类学科,2个进入到特色B类学科,充分彰显了协同创新中心对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作用。

 

(六)支撑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各中心瞄准国家三大战略规划在河南实施以及河南“现代农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和“网络经济大省”建设的要求,积极投身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牵头高校和协同单位之间联合攻关,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13家中心研发新工艺、新产品1028项,制定标准82项,授权专利731项(其中发明专利575项),技术转让1.4亿元,产生经济效益近133亿元。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中心育成31个粮食作物新品种,研制的郑单958和矮抗58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和小麦品种,集成了6套适宜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玉米周年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造了小麦平均亩产821.7公斤的全国高产记录和玉米平均亩产1013公斤的高产典型,保持了河南粮食生产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中心完成了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防渗加固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隐患探测及快速维修加固技术研究,解决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隧道、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等非开挖快速维修问题,成果已经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霍高速、许平南高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管道等100多项工程中推广应用;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中心攻克了高比能正负极、高安全隔膜、高电压电解液以及高比能锂离子电池高性能技术,建成年产能3000万平方米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用隔膜材料生产线和年产能1000吨锂离子功能性电解液生产线,中心研发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提升了河南新型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的创造力和影响力;煤炭安全中心全面提升煤矿的现代化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减少了瓦斯、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协同单位企业的瓦斯、自燃、顶板事故分别下降了75%、80%和69.23%;百万吨死亡率0.091,比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低了42.8%;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中心建设了黄河下游科学数据共享云平台、河南省新型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专项等数据库,实现了资源共享;粮食储藏安全中心支撑了“粮安工程”在河南省的实施,使河南省有效仓容从原来的800多亿斤增至1000亿斤以上,有力提升了河南粮食核心生产区的产后安全水平;资源与材料产业中心突破了低品质煤大规模提质利用的流态化基础与过程动力学、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催化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在河南能化、平煤神马、中孚实业等相关行业产业推广利用,为资源材料相关行业产业节能减排及产品升级等提供了技术服务,新增产值超过600亿元、利润超过85亿元、利税超过43亿元;纺织服装产业中心形成了年产30套高端精梳成套设备,完成年产50套清梳联高端设备生产线,实现年产1万吨功能性纤维生产线及100万件的功能性服装产业化生产线;社会管理中心建立了河南省唯一一家具有信息发布、数据共享、登陆服务、三库互联的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逐步成为河南省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智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验收情况来看,各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制机制改革配套政策不完善,部分中心出台的改革方案和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够强,部分中心在科技活动的产出上,关注成果转化不足、标志性成果产出不多,与中心的使命尚有差距。三是协同体间融合不够紧密,项目合作多,重大项目共同担负的少;科技合作多,人才培养合作不足;资源共享初显,共建重大资源平台较少。四是高层次人才汇聚不够多。部分中心在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汇聚、引进、培养方面重视不够,汇聚作用不显著。

 

三、下一步工作的要求

 

(一)高度重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国务院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和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希望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刻理解“2011计划”内涵,充分认识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把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孵化、社会服务的高地,实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同步提升,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持续支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高校要着力完善顶层设计,摈弃惰性思维,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特区,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政策环境,加大对高水平领军人才和有重大突出贡献的人员奖励力度。各中心要在原有体制机制改革基础上,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自身特色优势,解放思想,进一步完善符合协同创新特点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确保中心持续健康发展。

 

(三)继续凝练中心发展方向。各中心牵头高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要求,加强战略研究和预先培育,开展有组织创新;要密切关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中心发展方向,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任务,不断提升解决急需问题的能力,为河南省产业升级及经济转型提供支撑。

 

(四)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的软实力建设。各中心要注重自身的软实力建设,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协同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协同创新建设模式;要进一步强化协同理念,科学谋划、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自觉融入国家“2011计划”整体建设和发展的大局中;要注重特色凝炼,形成中心三位一体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持续提升“2011计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协同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高校成为河南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出彩中原的重要支撑力量。

 

附件:河南省第一批协同创新中心验收结果一览表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

 

2016年6月27日

河南省第一批协同创新中心验收结果一览表

中心名称

负责人

牵头单位

验收结果

资源与材料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刘炯天

郑州大学

优秀

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郭天财

河南农业大学

优秀

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杨书廷

河南师范大学

优秀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邓效忠

河南科技大学

优秀

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邹友峰

河南理工大学

优秀

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王复明

郑州大学

优秀

癌症化学预防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董子明

郑州大学

良好

纺织服装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崔世忠

中原工学院

优秀

作物逆境生物学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宋纯鹏

河南大学

优秀

粮食储藏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张 元

河南工业大学

良好

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爱和

河南大学

优秀

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郑永扣

郑州大学

优秀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李小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