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论坛(第7期)(时间11.6-8)

发布日期:2020-11-04  作者:刘敏  浏览数: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论坛(第7期)

2020116-8日,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2020116日(星期五),纳米中心417会议室

14:30-17:30

座谈:十四五规划咨询会

2020117星期六上午,纳米中心四楼大会议室

8:30-12:30

报告、研讨

领导致辞

主持人:

张经纬

董晋湘 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报告-1:层状磷酸盐的合成与润滑特性研究

主持人:

刘天西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2:碱金属-()电池材料的设计以及

储能机理

宋金生 教授(河南大学)

报告-3:“柔性”组分在有机光伏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报告-4:聚乙烯可控降解

主持人:

 

赖跃坤 教授(福州大学)

报告-5:仿生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催化构建及其开发应用

    教授(武汉大学)

报告-6:浅谈从单个分子到分子聚集态科学

2020117星期六下午,纳米中心417会议室

14:30-17:30

参观中心展室、学科规划座谈


专家简介

董晋湘: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6年)。目前研究方向:化学产品资源化利用的产品工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合成与特性。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年度)等科研计划的资助。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2007年度。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等学术期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67篇。

余  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兼任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储能机制。目前在Science, Nature Energy, Adv. Mater.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以通讯作者发表Adv. Mater. 30余篇。SCI他引15000余次,H因子70。入选“科睿唯安”以及“爱思唯尔”材料类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奖”、德国Wiley出版社“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德国Wiley出版社“Small Young Innovators”奖、Elsevier出版社“Materials Today Rising Star”奖、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Award in Nano Energy、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等奖项。

宋金生: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殊支持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黄河学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现任职于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0-2004);硕士毕业于湖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4-2007),导师:徐伟箭教授;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7-2010)获得博士学位,导师:薄志山研究员。美国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化学系博士后(2010-2012),合作导师,Larry Dalton教授。先后从事染料敏化,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电光(Electro-optics)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河南大学,主要从事有机共轭材料的合成以及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J. Am. Chem. Soc.,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专利3件,作为章节作者受邀与国内外学者合著太阳能电池领域著作1部,先后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原青年拔尖人才1项,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专项1项,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项,河南大学优青培育基金1项。

黄  正: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博士后。20122月起至今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中组部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和均相催化研究。已发表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际专利2项、中国专利9项。曾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2019),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化学,2018),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18),上海市第九届青年科技英才(2018),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2017),中科院上海分院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016),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现任《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 化学》编委, 《中国化学》青年编委。

赖跃坤:

福州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现为化工专业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IF=10.652)。福州大学材料本科2002;厦门大学材料硕士2005; 厦门大学化学博士200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2009-2011;德国明斯特大学洪堡学者2011-2013;苏州大学教授博导2013-2018;福州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至今。主要从事仿生特殊浸润性功能膜层构建及其在能源与环境方向应用。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Adv MaterChem Eng J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20篇封面论文,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20余篇,论文引用10000余次,H指数为57;申报国际PCT专利10件、中国发明专利50余件,已获授权20件;获2020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9 Publons国际同行评议奖、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20182019年度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8 Top 1%高被引中国作者、德国“洪堡学者”、福建省“闽江特聘”教授、Hall of Fame (AMI 2019, Wiley)Emerging Investigator (JMCA 2016, RSC)等人才奖项。

李  振: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SC)。研究方向为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对象主要为有机共轭体系和功能高分子,研究范围涉及力致发光、室温磷光、二阶非线性光学、聚集诱导发光、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磁性纳米材料等。至今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他人引用13000余次,h指数为69。现为《有机化学》、《化学学报》、《Polymer Bulletin》、《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Science China-Chemistry》、《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ACS Omega》、《JPhys Materials》、《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编委。

刘天西: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上海市领军人才(2017)、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7)、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04)及其跟踪计划(2009)获得者。1988-1992:河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化学学士);1992-1998: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1998-2000:德国Dortmund大学化工系(洪堡学者);2000-2004: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研究院(Research Scientist);2004. 4-2015. 12: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 1-2019. 3:东华大学材料学院;2019.3- :江南大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气凝胶功能复合材料、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等研究工作。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被他人引用16000余次,H指数=69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材料科学“Top 1% 高被引学者”;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材料科学);2019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科学);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先后承担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目前担任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Elsevier)、Advanced Fiber MaterialsSpringer Nature)、Fun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sSpringer Nature)副主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纳米复合材料分会主任委员、导热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超细纤维复合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