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光伏技术,因其高效率、低成本、柔性化等特性,被视为未来光伏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近两年李萌教授团队与其他高校课题组通力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

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钝化研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光伏性能,然而其埋底界面存在的不稳定性和高缺陷密度,极大地限制了其性能的提高。李萌教授课题组及合作团队针对以上问题,对于锡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出了两种创新钝化策略:一是利用功能化热交联富勒烯(C-PCBSD)抑制钙钛矿层/传输层界面缺陷,延缓Sn²⁺氧化并增强结晶性,有效地提升了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Adv. Mater., 2024, 36(36), 2406246);二是开发多功能羟胺盐修饰埋底界面,精准调控Sn-Pb钙钛矿结晶过程,抑制碘化铅生成,器件效率突破23.8%,氮气储存2000小时后效率保持95%(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48), e202409330)。而对于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团队引入偶极分子TFHSP作为中间层,通过偶极钝化显著抑制界面非辐射复合,优化器件的稳定性并使其效率达24.6%(Adv. Mater., 2024, 36(35), 2407433)。该系列工作不仅深化了对钙钛矿界面电荷行为的理解,还为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图1 锡铅钙钛矿器件结构图以及C-PCBSD作用示意图 (Adv. Mater., 2024, 36(36), 2406246)
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自组装单层(SAM)材料研究
自组装单层分子广泛应用于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光伏性能。然而,SAM自聚集特性以及与钙钛矿界面较弱的相互作用,对实现长期稳定的钙钛矿器件是一个潜在的挑战。针对传统空穴传输层易腐蚀、界面能带失配等问题,李萌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创新性设计自组装单层(SAM)材料:羧酸盐基SAM通过调控分子取向,减少非辐射复合,器件效率23.1%,2500小时后效率保持93%(Adv. Mater., 2024, 36(18), 2312264);4PBA分子通过弱酸锚定优化能级对齐,使器件效率达23.45%,并在2000小时储存后保持93.5%性能(Sci. Bull., 2024, DOI.org/10.1016/j.scib.2024.12.004);分子异构策略SAM实现晶格精准配位,效率突破26.2%,同时显著提升紫外及热稳定性(J. Am. Chem. Soc., 2025, 147(9), 8004-8011)。本系列成果为钙钛矿电池长效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图2 基于不同Sam的锡铅钙钛矿器件J-V曲线,器件结构和SAM分子结构图(Adv. Mater., 2024, 36(18), 2312264)
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随着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能量转换效率已接近硅基太阳能电池,但在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针对温度循环,李萌教授团队及合作团队提出结晶优化与自愈合材料策略(Nat. Rev. Mater., 2025, doi.org/10.1038/s41578-025-00781-7);在机械稳定性方面,开发仿生超支化聚合物,使柔性器件在65%湿度下万次弯曲后效率保持94.1%(Nat. Commun., 2025, 16, 1771);对于热稳定性,通过原位交联聚合物增强热循环稳定性,效率保持超95%,并利用界面重构技术攻克锡基钙钛矿氧化难题,环境稳定性显著提升(Adv. Mater., 2024, 36(7), 2308655)。该系列研究为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多维度解决方案,推动清洁能源应用迈向新阶段。

图3 循环温度对钙钛矿结构的影响示意图(Nat. Rev. Mater., 2025, doi.org/10.1038/s41578-025-00781-7)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河南大学的大力支持。
李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钙钛矿光伏与发光器件、界面工程及晶体动力学等研究领域。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 Rev. Mater.,Nat.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7000余次,h-index为48。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并担任Applied Physics Letters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