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大学生物学星火馆、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星火馆和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星火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由河南省烟草学会秘书处组织的机关干部职工“豫烟科普行”参观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生动呈现了科学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魅力,也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科普实践。
在星火馆,赵海鹏教授引导干部职工近距离观察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标本。从色彩斑斓的珍稀鸟类,到形态各异的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每一件标本都讲述着生命演化的故事。通过了解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生理特征及其生态价值,参观人员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对黄河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理解。
高凯博士围绕“昆虫与烟草”的主题,系统介绍了标本馆多种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并聚焦烟草相关昆虫的种类识别、生物防治技术及未来综合治理方向,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的分享不仅拓宽了大家对烟草农业生态系统的认知,也彰显了科技创新在绿色防控中的关键作用。活动结束,春桐学社社员为每位来访人员精心准备了科普读物与纪念品,获得了广泛好评。
本次“豫烟科普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长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始终致力于科普教育事业,持续探索“科普+”育人新模式,引导学生在科普实践中锤炼能力,在社会服务中彰显担当。此次活动是星火馆积极宣传生物多样性之美、大力弘扬科学普及之风的生动写照,也为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