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Mayo反应是通过1,3-二酮与烯烃反应构建1,5-二羰基结构的有效化学合成方法,由De Mayo教授发现并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结构合成。但该反应中底物1,3-二酮的激发活化未经调控,大多易产生不可控的结构消旋产物。为此,König团队提出“敏化启动电子转移(SenIET)”策略,利用可见光和光敏剂实现了光氧化还原循环中的自由基反应,突破了经典De Mayo反应中的热力学限制。但高效、通用的催化不对称De Mayo反应尚无研究报道。
我校河南省天然药物创新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江智勇团队将反应底物烯醇作为电子供体,以DPZ [5,6-双(5-甲氧基噻吩-2-基)吡嗪-2,3-二碳腈]作为可见光光敏剂、双芘基手性磷酸作为手性催化剂和共敏剂,借助SenIET反应策略,在2-吡啶羰基类反应底物和烯烃类底物(环状及非环状烯胺、烯醚、中性烯烃、环状内烯烃)上,以优异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得到结构多样化的手性1,5-二酮结构,实现了不对称光氧化还原的De Mayo反应,解决了该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问题(图1)。该研究成果发展了De Mayo反应的可见光不对称催化方法,同时为高效合成1,5-二羰基化合物结构及天然活性产物结构提供了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以“Asymmetric photoredox catalytic formal De Mayo reaction enabled by sensitization-initiated electron transfer”为题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我校2022级博士生孙鑫为第一作者,江智勇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图1 不对称光氧化还原的De Mayo反应
江智勇教授研究方向为不对称有机催化和可见光不对称有机催化。在Nat. Chem.、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入选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兼任《有机化学》等SCI期刊编委,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化学与光生物专委会委员、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支持,特此致谢。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502-3